作者:Robert Leach
出版社:財訊出版社
出版年份:2006
如何挑選良好的投資標的?
本書作者提出10項指標給投資人檢視公司財務報表。
1.企業是否持續成長?
了解欲投資的企業從事何種產業?轉投資的產業為何?
母公司是否因轉投資而提升競爭力。
該公司產品在市場上反應如何?
某些銷售數字良好的公司,其實藉由價格戰取勝。
該公司產品是否有淡季,若有則需評估公司是否有足夠資源度過下一個淡季。
公司是否專注於本業?任何生產線上的調整都需要評估是否影響公司的價值。
檢視公司高層對未來期許之歷史資料,視其期許是否符合財報表現。
2.成本能否控制?
銷貨收入 - 銷貨成本 = 銷貨毛利
銷貨毛利 - 營運費用 = 淨利
銷貨成本率 = 銷貨成本/銷售收入
若公司走下坡,成本之增加會明顯超過收入。
折舊政策是否始終如一 ,折舊年限是否合理?
流動比率 = 流動資產/流動負債,流動比率最好大於1,且越大越好。
公司付多少所得稅?
一般而言,體質良好的企業應付所得稅小於法定稅率乘上稅前淨利。
3.公司賺錢嗎?
毛利率 = 銷貨毛利/銷貨收入
淨利率 = 淨利/銷貨收入
淨利率必須與該公司歷史財報作比較,並與同業比較。
資本報酬率 = 稅前淨利/淨使用資本,也就是ROE用以衡量企業表現的主要工具之一。
4.公司擁有多少現金?
公司擁有合理比例的現金部位,過多的現金比例將影響公司發展,過少也容易對公司造成週轉上的困難。
公司是否將盈餘再投資?研究資本支出和金融投資部位。
公司收帳期限為多久?應收帳款收款日數 = 應收帳款 / 銷售收入 * 365,應收帳款日數須與同業比較而定義一合理範圍。
5.資產是否支持公司市值?
市場價值 = 股票發行數量 * 股票價格
企業價值 = 市場價值 + 所有負債 - 所有現金
股價淨值比率 = 股票價格 / 股東每股投入資金
淨資產 = 固定資產 + 流動資產 - 負債
公司價值 = 淨資產 + 商譽
公司固定資產是否足以變現?
公司最近一次不動產評價為何?
公司是否對於壞帳及呆帳提列準備?
存貨週轉率 = 銷貨收入 / 存貨
燒錢速度 = 現金 / 每月營業費用
6.公司貸款是否有效運用?
公司支付多少利息於貸款?貸款到期日為何?貸款資金的獲利是否足夠負擔利息?
利息保障倍數 = (稅前淨利+利息費用淨額) / 利息費用淨額
財務槓桿倍數 = (融資總額-現金) / 股東權益,並無合理的倍數,景氣好時倍數高,獲利佳,但若景氣不佳易造成嚴重虧損。
財務槓桿倍數平衡點 = 稅後淨利 / 資本總額
7.是否有潛在問題?
負債比率 = 負債 / 成本及費用
企業為員工提撥多少退休金準備,這是造成企業重大負擔的來源。
8.管理階層適不適任?
誰擔任了公司重要職位?任期多長?管理階層是否有前後一致並有凝聚力的經營策略?
董事拿了多少薪資?董事會的成員擁有多少公司股票?董事最近是否買進或賣出公司股票?
9.投資人的獲利是否穩定?
股利分配政策是否合理?
股利倍數比率 = 每股盈餘 / 每股股利
企業是否曾停止發放或減少股利?
每股盈餘 = 淨利 / 股票發行股數
本益比 = 股票價格 / 每股盈餘
股利殖利率 = 每股股利 / 股票價格,須與政府公債做比較。
10.投資人的利益是否受威脅?
公司發行股票選擇權數量?發行新股數量?
公司是否易受政治事件、天災等不可預期的事件影響?
稅法的改變是否會嚴重影響公司獲利?
最後,績優公司的十大特徵:
1.年度財務報告的前兩頁就能看到公司強調的財務數據。
2.年度財務報告中,不僅強調銷貨收入,也強調融資狀況。
3.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的三分之二。
4.公司負債小於公司市值的二分之ㄧ。
5.100除以公司的本益比,至少要比銀行現行基本利率多出三個百分點。
6.流動資產比率至少為2.0(大型零售商可為1.0)。
7.過去五年的總報酬率至少要比通貨膨脹率高出5個百分點。
8.每股盈餘以高於股票市場平均值穩定成長。
9.股利倍數比率至少為3.0。
10.有一個彈性的股利政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